一、科研发展与管理
(一)完成2024年度业务考核及科研成果奖励核定工作;
(二)完成2025年环保专项资金“二上”调整申报工作;
(三)完成2024年度预算资金结转申报工作;
(四)配合申报王超院士专家工作站;
(五)配合完成云南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查重工作;
(六)配合开展社会科学规划智库项目验收工作;
(七)组织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解读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评审及典型经验交流会;
二、土壤中心
(一)完成《云南省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行动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起草,以及相关厅局、直属单位及16个州(市)第一轮意见征求。
(二)涉镉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污染源排查整治技术支撑:完成12月份调度任务以及本年度已完成整治污染源销号备案;编制《农用地土壤镉等重金属污染源头防治行动总结报告》;支撑省厅完成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
(三)中央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项目申报与实施技术服务支撑:持续开展项目形式审查与系统申报;编制项目申报与实施进展情况季报;配合土壤处开展重大工程项目专项评估和综合成效评估,梳理优秀典型案例;配合土壤处开展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
(四)云南省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成因排查技术帮扶:提交《关于加快推进云南省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溯源全覆盖的建议》;编制《云南省2024年度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成因排查工作总结报告》。
(五)起草2024年“十四五”土壤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实施进展情况报告和重点任务措施量化调度表。
(六)完成《云南省骆永明专家工作站》成果编制,开展项目结题验收材料准备。
(七)农用地类横向咨询项目:开展澜沧县等9个县(市、区)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成因排查,按合同约定有序推进污染源清单、分析报告编制等,汇总全省第一批成因排查项目相关材料;开展全省重点州市受污染耕地周边河道底泥重金属污染状况调查试点项目(二期)数据分析及报告编制;持续推进会泽县农用地土壤农作物协同加密调查、会泽县耕地土壤污染加密调查与风险评估、会泽县者海镇耕地土壤安全利用工程等项目。
(八)建设用地类横向咨询项目:持续推进澜沧县2024-60等4个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和平桥金矿历史遗留废渣风险管控、云南映象铂金中心地块风险管控等项目。
三、大气中心
(一)《普洱市思茅区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防治协同减排示范项目》完成归档结题。
(二)《迪庆州香格里拉市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防治协同减排示范项目》完成归档结题。
(三)结清《普洱市思茅区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防治协同减排示范项目》购买污染源调查技术服务合同经费。
(四)完成16个州、市噪声法13条职责分工调度工作,16个州、市按生态环境部要求按期完成。
(五)根据香格里拉市局要求,对香格里拉市声环境质量改善规划(2024-2025年)进行审查,提出专家意见。
(六)完成云南省、生态环境部2024年度噪声典型案例调度情况表。
(七)《基于多源数据与源模型联用的大气污染溯源技术研究》:以文山州绿色铝创新产业园所在砚山县为重点研究区域,分析空气质量现状和污染状况。
(八)对公服务:《云南应对干旱灾害对策措施研究》结题报告意见建议、配合完成省级和版纳“云南省十五五规划编制重点领域和重点方向”PPT共计2项对公服务。
四、低碳技术中心
(一)持续推动省科技重点研发计划《高浓度二氧化碳微藻转化利用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项目工作,持续编制《微藻固碳CCUS技术集成应用模式分析研究报告》《微藻固碳CCER认证方法学研究报告》。持续开展不同条件下藻种的固碳能力优化实验。
(二)持续推动省科技重点研发计划《钢铁行业CO2低成本捕集、封存(CCUS)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项目。
(三)持续推动省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燃煤发电企业天地一体化二氧化碳排放核算系统和应用示范》课题的工作。
(四)持续推进省社科智库项目“‘双碳’目标背景下的云南绿色硅产业碳价值转化路径研究”、省标准化研究项目“云南省绿色硅产业碳排放核算标准体系研究”。
(五)持续推进云南省重点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研究工作。
(六)持续完成省厅大气处全国碳市场管理技术支撑工作。
(七)推进世界银行项目《孟加拉油气井、输油气管道、炼油厂温室气体排放监测项目》的实施方案。
(八)持续推动《云南省减缓适应气候变化基础能力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
(九)参加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组织的《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培训班》,就培训情况整理形成《生态环境标准体系建设情况及培训所涉三废标准修订》向生态环境厅法规处提交报告。
(十)对《自然资源要素碳储量调查基本术语》和《流域碳尺度自然资源要素碳循环调查技术规范(1:250000)》(征求意见稿)反馈建议。
(十一)撰写《关于举办双碳能力提升专题研修班的计划》。
(十二)撰写《关于发展绿氢储能产业的前期调研》。
(十三)撰写《关于推动云南省绿氢储能产业发展的专报》。
五、湖泊中心
(一)协同中心水生态环境流域技术团队,与云南(大理)上海交研究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合作,持续推进大理州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试点示范项目,完成流域概况、洱海流域污染负荷、已有工作基础等内容初步梳理并提交牵头单位。
(二)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高原深水湖泊泸沽湖水生态退化诊断与保护修复研究”项目—--污染溯源专题,项目组根据2025年度项目推进会的要求,继续完善溯源专题实施方案,同时对野外采集到的水、沉积物、水生生物等样品进行了实验室检测与分析。
(三)配合开展国家自然基金(NSFC-云南联合基金)-云南高原湖泊富营养化演变规律及其对流域营养盐负荷响应机制研究,持续完善陆域情景设置,并研究IWS模型,拟同步构建洱海模型。
(四)为来年汛期河渠降雨径流过程监测采样做前期准备,选取海西2条主要入湖沟渠,完成2台自动采样终端的安装。
(五)针对省级环保资金项目申请需求,基于前期工作基础,持续推进抚仙湖入湖排污口排查工作,协助地方填报全国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信息化平台入库。
(六)配合省环保厅开展月度常规湖泊水质分析研判工作。完成编制《洱海水环境问题诊断报告(1-11月)》《抚仙湖水环境问题诊断报告》《滇池水环境问题诊断报告》《大理州1-11月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分析》《大理州1-10月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分析》《洱海水环境问题诊断报告(1-11月)》及相关汇报材料提交,为省九湖水质分析会做准备。
(七)持续按计划开展异龙湖、杞麓湖水质脱劣攻坚驻点支撑工作,对异龙湖、杞麓湖流域重点措施清单进展情况进行现场核查,形成杞麓湖水质脱劣专项工作组第19期周报,完成杞麓湖脱劣专班年度工作总结。
(八)持续推进玉溪三湖及异龙湖入湖污染负荷核算项目。根据评审专家意见对三湖入湖负荷核算报告进行修改完善,同时,完成异龙湖入湖污染负荷核算报告的编制。开展阳宗海污染源核算工作。
(九)配合省环保厅,对2024年洱海水质改善提升措施进展情况进行跟踪。根据地方调度资料,对措施进展情况进行总结,整理形成《2024年11月洱海水质提升措施清单相关进展情况》,填写现状滞后项目报表上报。对清单涉及项目中大理市调蓄带尾水回用配套工程提升改造项目、大理市海东北片区(上关镇)生态型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项目情况进行现场核查。
(十)配合省环保厅,对洱海近期藻情开展现场调研。共对3个洱海重点湖湾进行采样观测。
(十一)我院召开《“十五五”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启动会,会后向省厅上报了规划主要思路。
(十二)根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行动方案》、《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参考指标(试行)》等技术文件编制动态,院湖泊中心组织技术团队,研究制定云南省美丽河湖建设清单、建设时序、重点任务,并编制完成《云南省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实施指导方案》。积极配合省厅总结凝练怒江州独龙江美丽河湖保护建设好经验好做法,通过技术指导已入选全国第三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十三)参加省厅组织水质分析会,针对2024年重点流域国省控断面水质目标完成情况做全面梳理,总结年度水质特征和存在问题,提出2025年工作建议。
(十四)赴湖北武汉参与磁混凝分离技术河湖治理典型应用工程项目调研学习。
六、规划中心
(一)修改完善《关于美丽云南建设成效考核的意见和建议》智库专报;
(二)完成美丽云南建设已发布N系列文件的整理收集,完成《关于美丽云南建设N个行动领域的考虑》初稿;
(三)《阳宗海智慧监管与智能决策平台研发及应用—水生态智慧监管与智能决策》任务三流域生态产品价值监测计量及开发适应性评价技术研究任务专题;
(四)《赤水河流域绿色治理和发展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子课题《赤水河流域智慧监管技术研发与示范》专家咨询;
(五)石林县黑龙潭水库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治理规划(2023-2035年)专家审查;
(六)按照省厅要求协助省自然资源厅开展云南省2024年自然资源管理“八个全面”综合督查;
(七)开展《云南省全面推进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若干措施》研究工作;
(八)完成国家自然科技基金《云南高原湖泊富营养化演变规律及其对流域营养盐负荷响应机制》数据驱动模型构建及应用工作;
(九)完成科技厅重点研发赤水河项目中期专家咨询工作;
(十)配合厅有关处室,参与纳入国家“十五五”规划项目申报材料编制;
(十一)完成云南省“十四五”生态环境规划体系研究项目之《云南省生态环境规划评估考核体系研究》报告编制;
(十二)《云南省生态环境重大规划与政策跟踪评估与“十五五”指标体系研究》;
(十三)完成项目《龙川江流域(南华段)断面水体稳定达标方案》征求意见稿;
(十四)配合厅有关处室,修改完善生态环境领域“十五五”规划基本思路编制;
(十五)元谋县县省级生态文明区申报材料编制
(十六)完成创新团队《流域污染过程新方法研究》中期检查工作;
(十七)参与完成科技厅重点项目《程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关键技术及应用示范》申报工作;
(十八)开展《云南省全面推进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若干措施》研究工作
(十九)《云南省“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编制技术支撑项目实施方案》
(二十)阳宗海流域国土空间保护和科学利用专项规划
(二十一)省厅生物多样性保护处完成云南省重点生态功能区内25度坡度以上流入耕地调查、研究工作方案初稿
(二十二)配合完成《云南省“十五五”规划编制重点领域和重点方向》ppt。
七、风控中心
(一)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管理工作;
1. 风控课题组已完成西南铜业分公司老厂企业拆除活动应急预案及拆除活动应急预案专家评审工作,技术成果报告已提交企业待完成预案备案工作。
2. 协助污染源管理团队编制执法局2025年工作要点。
3 完成2024年风控团队年度工作总结。
(二)污染源在线监测运维监督管理工作
1. 为贯彻落实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污水处理厂监督监管和非现场执法监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要求,配合省厅制定调研工作方案,并于12月11日至12月21日,分别赴贵州省、山东省、山西省和江苏省,采取座谈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形式开展调研交流,找准方向,明确目标,结合《云南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规定,分别编制云南省污水处理厂监督管理办法制定工期表和《云南省非现场监管执法信息化调研报告》。
2. 根据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印发的《关于举办2024年第二期重点单位自动监控业务培训班的通知》(环评估便签〔2024〕982号)要求和省生态环境厅的相关领导批示,2024年12月3日至6日,派员1人参加生态环境部举办的2024年第二期重点单位自动监控业务培训班。
3. 为加强我省生态环境非现场执法监管,规范非现场执法行为,提升非现场执法监管效能,支撑执法局完成《云南省生态环境非现场执法指引(试行)》的编制。
4. 2024年12月15日至2024年12月31日,抽调1名技术专家配合省厅赴驻河南省焦作市(含济源市)开展大气监督帮扶工作,累计开展严格管控措施核查企业76家,移动源检查556辆重型车,268家企业重污染应急响应期间措施落实情况。发现19家企业未落实严格管控措施,186个移动源重型车存在问题,56家企业未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措施。
5.持续抓好九湖流域污水处理厂稳定运行达标排放百日行动,积极调度5个州(市)人民政府进行整改方案要求进行问题整改,于12月5日完成了第2批次的问题整改进展报送,已完成问题整改473个,整改完成比例74.61%;形成长效管用制度或规划,在洱海流域专项执法行动和洱海流域直查暗访中开展了执法检查要点的运用和检验,进一步验证了“要点”的适用性,通过边编制,边验证,边完善的工作方法,明确了执法检查技术指南的框架设计,编制了包括适用范围、术语和定义、执法程序、执法检查内容和违法行为的认定与处理等5个章节内容的《云南省污水处理厂生态环境执法检查技术指南》初稿,构建了涵盖污水处理厂建设运营全过程、全要素的执法检查技术要求。
6. 配合省厅执法局,开展赤水流域排污口整治工作日常调度工作。
(三)云南省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监管技术支持工作
1. 按照省厅土壤处工作安排,项目组支撑省厅于2024年12月11日《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2024年云南省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排污单位名录的通知》,督促指导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全面履行法定义务落实。
2. 按照省厅土壤处工作安排,项目组支撑《云南省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实施方案》中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清洁生产等内容编制,为方案印发提供技术支撑。
3.按照省厅土壤处工作要求,项目组完善《2024年云南省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回头看”专题报告》《云南省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有毒有害物质排放管理报告(2024年)》和《云南省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土壤自行监测管理报告(2024年)》等成果,为省厅项目验收提供条件。
4. 按照省厅土壤处工作安排,项目组完成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全面履行法定义务技术保障思维导图,为全省有关工作统筹安排提供支持。
5. 按照省厅和院管理要求,项目组组织对《云南省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综合监管信息化平台2024年运维服务》成果材料进行验收,专家组同意通过项目验收,做好成果修改完善和平台运维工作,为保障平台高质量运行提供条件。
6. 组织土壤平台开发单位“全天候”支持重点监管单位数据填报和答疑工作,为土壤平台数据应用和完善提供技术支持。
(四)云南省强制性清洁生产管理技术支持工作
1. 按照省厅科财处工作要求,项目组参加云南省强制性清洁生产管理系统2025年升级改造需求调研座谈交流会,对系统的主要功能优化和升级改造提出合理意见建议。
2. 项目组继续整理112家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有关资料,为完成《云南省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企业清洁生产水平分析研究》项目提供技术保障。
3. 项目组完成《园区整体推进清洁生产审核技术研究和示范》成果编制,为省厅和院管理支撑提供技术保障。
(五)其它课题项目工作
1. 协助企业完成云南沥青油料和奥宇环保公司2个项目土壤污染隐患排查专家技术审查,并按专家意见修改完成土壤污染隐患排查报告,报送至企业为备案做准备。
2. 完成项目成果编制,协助企业完成云铜西南铜业老厂拆除活动方案和拆除活动环境应急预案的专家技术审查,并按专家意见对项目成果进行了修改完善,为企业上报备案提供条件。
3. 对楚雄滇中有色公司开展排查,完成《公司环保管理制度合规性评估》和《污染源在线监测设施合规性评估》,按规定审查后送业主。
4. 完成文山铝业土壤污染隐患排查问题和整改方案台账,发给业主进行核对并提出意见建议,为完成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和自行监测提供条件。
5. 完成《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评估报告》(第二轮)。
6. 完成《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评估报告》(第二轮)。
7. 按照合同要求完成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西南铜业分公司12月份污染源自动监控的现场排查工作。
8.开展高砷泉现状水质监测和地下水调查工作;
9.开展中化云龙一堆一策报告的资料收集、整理和编制。
八、经研中心
(一)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完成《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的实施方案》厅党组会论证会,持续推进《高原湖泊流域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规范》、《生态产品总值核算规范》规范申报工作,按市场监督管理局要求持续推进;完成西山区碳汇资源价值实现项目专家评审会。完成勐海县GEP核算报告编制及汇报工作;完成澄江市、镇雄县、南涧县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课题的核算工作;持续开展澄江市、镇雄县、南涧县等地区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课题的核算工作;开展景迈山、元阳梯田2025年省对下项目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
(二)财政支持生态文明政策。配合省财政厅资环处赴普者黑湖开展2023年高原湖泊保护治理省级奖补资金绩效评价,完成全部12个高原湖泊评价及现场复核工作。完成各湖泊实施情况确认,编制年度绩效评价报告和分湖资金项目情况概要材料。
(三)项目管理技术支撑。持续完成生态环境领域资金项目工作专班安排的工作任务,组织开展项目谋划储备专题培训,解读“十五五”生态环境领域重大项目谋划和储备的总体思路和方式方法,介绍项目全过程绩效管理工具和方法,解析预算内投资项目管理政策体系、申报要点;支撑厅科财处向各州(市)征集了“十五五”项目计划,征集中央和省级环保专项、超长期国债、环保金融、其他财政资金项目745个,总投资708亿元,申请资金544亿元;持续支撑厅科财处开展2025年省级环保专项资金(省对下)项目审核工作;持续支撑厅科财处开展12月份环保专项资金项目提级论证工作;持续支撑厅科财处完成省级环保专项资金项目库信息管理系统升级。持续开展生态保护有关经济运行指标任务工作,调度全省1-11月环保固投项目投资完成情况、重点项目投资情况调度表、新增项目情况、环保专项资金支持项目纳入环保固投情况,评估生态环保投资任务完成情况,形成生态环保固投工作完成情况报告;测算全省1-12月完成任务数,根据各州市在库项目结余投资及已完成;形成厅领导在生态保护有关经济运行指标任务工作视频会上的讲话稿,形成处领导在视频会上的培训PPT。持续配合厅科财处完成绿色金融及省级EOD及等相关工作,支撑厅科财处开展EOD综合论证评估,新增上报巍山项目至生态环境部;新增腾冲、宁洱两个项目通过生态环境部评审并推送至金融机构。对2022年第二批试点项目及之后入库推送项目开展中期评估或实施评估;对香格里拉、元阳、华坪等州(市)EOD项目开展技术帮扶指导。
(四)云南生态环保智库建设。1.完成上一年度开放型课题验收;2.按照要求进一步完成智库专报撰写和简讯撰写及刊发任务,相关专报获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3.加强与新华社云南省分社对接,争取在专报合作、细化领域研究等领域,相互借力形成高质量成果;4.完成第四季度形势分析报告,总结形成调研报告,完成项目验收等工作。
九、生态中心
(一)配合省生态环境厅、省林草局到香格里拉纳帕海省级自然保护区开展“违规侵占国家湿地公园等自然保护地问题整改省级验收”工作。
(二)编制《2024年云南省“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工作情况报告》。
(三)开展贡山县、泸水市外来入侵植物风险评估野外调查。
(四)开展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战略行动计划西双版州实施方案成效评估。
(五)形成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战略行动计划西双版州实施方案初稿。
(六)编制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战略行动计划保山市实施方案。
(七)昭通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方案成效评估项目通过专家技术审查。
(八)《金沙江中游龙盘水电站建设对玉龙雪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外业调查与报告修改完善。
(九)开展澜沧县城子煤矿30万吨年升级改造项目生态影响专题评价内业工作。
(十)初步形成哈尼梯田生物多样性和社区多样化协同发展机制。
(十一)参加省评估中心组织举办的环评专家在线培训会。
(十二)参加2024年全省“十五五”生态环境规划编制研究和美丽云南建设培训。
(十三)参加《生物多样性保护评价标准》分省研讨会。
(十四)参加中科院昆明植物所举办的第九届植物分类研究高级研修班。
(十五)配合省生态环境厅组织召开云南省第五次生态状况变化调查评估工作启动会。
十、智慧治理中心
(一)推进院数据治理平台建设:目前已完成1.完成数据标准体系及相关规范制定;2.制定数据治理流程;3.完成院内数据调研;4.组织召开院数据治理培训会;5.完成功能设计优化方案;6完成系统UI设计优化方案;7.8月份已完成项目初验,系统功能基本开发完成;9.开展赤水河项目数据治理,拟组织课题组对接治理需求后,开展数据清洗、入湖;10.就各部门提供的数据清单,请各部门配合进一步明确数据属性。
(二)科创基地信息化建设:1.组织完成高性能算力设备及AI应用推理设备项目验收;2.按院领导要求,组织人员每天赴科创基地安全巡检,保障设备施工安全.3.智慧展厅建设硬件基本安装完成,同步完成视频制作。
(三)完成九大高原湖泊流域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业务系统与信息化管理平台(二期)建设,现已通过甲方组织的项目验收,项目入选省工信厅“2024年大数据示范试点项目”。
(四)组织做好院超算中心搬迁及业务系统迁移的各项准备工作。
(五)编制《人工智能在生态环境领域应用前景及实施路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