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科研发展与管理部
(一)填报科技成果转化及科研项目间接费绩效调整系统备案;
(二)修订院《财政科研项目管理办法》并发布;
(三)修订院《科研成果质量控制管理办法》并发布;
(四)完成社会科学规划智库项目验收资料审核工作;
(五)完成2024年度预算资金结转申报工作;
(六)组织202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
二、大气中心
(一)完成生态环境部2024年第四批对云南噪声典型案例调度工作,汇总形成相关材料、PPT提交厅大气处,参加生态环境部对云南省第四批噪声典型案例调度的视频会议。
(二)对云南省第四批噪声典型案例、129个县噪声法13条职责分工、129个县声功能评估完成情况、16个州、市宁静小区申报情况进行调度。
(三)开展2025年度中国噪声污染防治总结报告收资。
(四)完成国自然申请意向表填报(青年科学基金——产业转移背景下的云南工业城市空气质量巩固改善研究)。
(五)《云南省德宏州芒市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报告》准备组织专家评审。
(六)《云南省大理州弥渡县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报告》监测方案已完成。
(七)《云南省噪声污染防治条例》完成初稿五稿,第一轮咨询后修改,工作方案提交省厅大气处。
(八)《文山州绿色铝创新产业园综合监管能力提升项目》:补充监测数据形成最终研究报告提交甲方。
(九)对公服务:配合文山州局大气科完成文山州项目库建设、安宁平台展示汇报等2项。
三、智慧治理中心
(一)推进院数据治理平台建设:目前已完成1.完成数据标准体系及相关规范制定;2.制定数据治理流程;3.完成院内数据调研;4.组织召开院数据治理培训会;5.完成功能设计优化方案;6完成系统UI设计优化方案;7.8月份已完成项目初验,系统功能基本开发完成;9.开展赤水河项目数据治理,拟组织课题组对接治理需求后,开展数据清洗、入湖;10.就各部门提供的数据清单,请各部门配合进一步明确数据属性。
(二)完成院超算中心搬迁及业务系统迁移工作。
(三)完成智慧模拟实验室设备调试工作,配合院属有关部门做好揭牌仪式各项工作。
(四)赴苏州市与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深入学习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与应用相关经验,并就合作共建生态环境领域可信数据空间进行深入探讨。
(五)编制《人工智能在生态环境领域应用前景及实施路径方案》。
四、工程中心
(一)持续开展《星云湖流域污水截污治污工程一临湖村落雨污分流管网提升改造工程(一期)》、《异龙湖流域村庄雨污管网完善及配套工程(二期)》设计现场服务工作;
(二)禄丰工业园区开展环保管家:完成勤丰化工园区初步排查报告,持续推进产业园区排查工作;
(三)《云南省昭通市赤水河流域(云南段)水环境综合治理一体化工程项目》取得项目批复;
(四)支持院科研创基地及相关配套工程建设相关工作;
(五)推进《牟定县2个乡镇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污染防治工程初步设计》图纸设计工作,《杞麓湖流域坝区重点村落污水收集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曲江峨山永昌桥国控点上游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可研》编制,完成《云南省典型饮用水源地新污染物高通量筛查和风险评估技术研究报告》、《赤水河流域硫磺矿区环境风险诊断与阻断技术研发及示范项目成果整理和结题报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践探索与创新案例-云南省美丽乡村践行与发展》编制,《峨山彝族自治县化念水库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EPC)》、《澜沧县乡镇级及以上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图纸修改》;
(六)《金沙江流域牟定县龙川河(县城段)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二期)可行性研究报告》招标和资料对接;
(七)南华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验收技术支撑服务项目(南华县整改“回头看”对接及现场调查评估);
(八)2024年土壤、农村、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技术保障项目(二标段)成果整理(月报、季报整理);
(九)到省厅研究讨论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及计划安排;
五、规划中心
(一)修改完善《关于美丽云南建设成效考核的意见和建议》智库专报;
(二)完成美丽云南建设已发布N系列文件的整理收集,完成《关于美丽云南建设N个行动领域的考虑》初稿;
(三)《阳宗海智慧监管与智能决策平台研发及应用—水生态智慧监管与智能决策》任务三流域生态产品价值监测计量及开发适应性评价技术研究任务专题;
(四)《赤水河流域绿色治理和发展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子课题《赤水河流域智慧监管技术研发与示范》;
(五)按照省厅要求协助省自然资源厅开展云南省2024年自然资源管理“八个全面”综合督查;
(六)开展《云南省全面推进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若干措施》研究工作;
(七)完成国家自然科技基金《云南高原湖泊富营养化演变规律及其对流域营养盐负荷响应机制》数据驱动模型构建及应用工作;
(八)配合厅有关处室完成《美丽中国先行区实施方案》初稿;
(九)配合厅有关处室,参与纳入国家“十五五”规划项目申报材料编制;
(十)《云南省生态环境重大规划与政策跟踪评估与“十五五”指标体系研究》;
(十一)《龙川江流域(南华段)断面水体稳定达标方案》;
(十二)配合厅有关处室,修改完善生态环境领域“十五五”规划基本思路编制;
(十三)完成创新团队《流域污染过程新方法研究》中期检查工作;
(十四)参与完成科技厅重点项目《程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关键技术及应用示范》申报工作;
(十五)开展《云南省全面推进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若干措施》研究工作;
(十六)《云南省“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编制技术支撑项目实施方案》;
(十七)阳宗海流域国土空间保护和科学利用专项规划;
(十八)起草厅领导人大建议《关于建设美丽云南生态先行示范带的建议》;
六、生态中心
(一)开展《巍山青华绿孔雀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成效评估》二次调研与资料收集;
(二)配合省生态环境厅完善《云南省法定保护生态空间自然生态破坏事件清零行动方案(2025年—2027年)》;
(三)配合省生态环境厅完善《云南省自然生态破坏事件处置办法(试行)》;
(四)开展贡山县、泸水市外来入侵植物风险评估野外调查;
(五)开展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战略行动计划西双版州实施方案成效评估;
(六)修改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战略行动计划西双版州实施方案初稿;
(七)修改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战略行动计划保山市实施方案;
(八)曲靖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评估项目访谈收资;
(九)开展澜沧县城子煤矿30万吨年升级改造项目生态影响前期工作;
(十)初步形成哈尼梯田生物多样性和社区多样化协同发展机制;
(十一)配合省厅开展云南省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案例征集、梳理及案例推荐工作;
七、分析中心
(一)监测类:
1、按照《云南省重点州市受污染耕地周边河道底泥重金属污染状况调查试点项目(二期)》(2024-008)合同要求,整理检测数据、编写原始记录和完成第二期数据汇总,编制质控报告。
2、按照《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西南铜业分公司安宁厂区周边环境本底状况调查实施方案》(2024-011)要求,编制检验检测报告及存档。
3、根据内审会议要求,开展中心2024年CMA内部评审和管理评审工作。
4、根据院领导指示和主任安排,前往云南生态环境科研创新基地开展生活饮用水采样,并开展实验室检测,主要检测指标为:色度(铂钴色度单位)、浑浊度(散射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pH、氯化物、硫酸盐、高锰酸盐指数、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以CaCO3计)、氨氮(以N计)、硝酸盐(以N计)、挥发酚类(以苯酚计)、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硫化物、氰化物、钡、铍、硼、钼、镍、银、铊、钠、镉、铬(六价)、铅、汞、硒、铝、锰、铜、锌、铁、挥发性有机物(56种)、半挥发性有机物50余种等指标。
5、开展红河学院来样检测,主要指标为石油、总有机碳的测定。
(二)编制《昆明市国家环境健康管理试点城市示范项目(2024年度)——安宁工业园区生态环境健康风险评估项目实施方案》;
(三)按照省厅法规与标准处要求,组织开展对《全省环境健康2024年健康县城建设指标(居民环境健康素养水平)129个县份》审核;
(四)开展全氟化合物和半挥发有机物前处理优化实验;
(五)配合生态环境厅编写《2025年居民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水平监测技术服务项目》采购需求和招投标文件;
(六)根据CMA体系要求,制作中心2024年度新购仪器设备管理卡梳理近期仪器设备检校清单,对中心玻璃量器进行梳理并检校;
八、低碳中心
(一)持续推进省科技厅高浓度二氧化碳微藻转化利用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项目,开展微藻固碳实验,编制项目报告。
(二)持续推动省科技重点研发计划《钢铁行业CO2低成本捕集、封存(CCUS)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项目。
(三)持续推动省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燃煤发电企业天地一体化二氧化碳排放核算系统和应用示范》课题的工作。
(四)高质量完成省标准化研究项目“云南省绿色硅产业碳排放核算标准体系研究”,按期向省社科工作办提交省社科规划智库项目“‘双碳’目标背景下的云南绿色硅产业碳价值转化路径研究”验收材料。
(五)持续推进云南省重点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研究工作。
(六)持续推进国家碳计量中心创建筹备工作。
(七)开展超长期国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
(八)开展省校合作、科技项目以及固碳领域等项目的申报工作。
(九)开展省发改委云南省推动CCUS技术发展研究专题报告编制。
(十)持续完成省厅大气处全国碳市场管理技术支撑工作。
(十一)撰写《关于推动云南省绿氢储能产业发展的建议》报告。
(十二)撰写《国家碳计量中心(广东)创建情况调研材料》报告。
(十三)撰写《关于建设国家碳计量中心的汇报材料》报告。
(十四)完成《云南省气候变化影响风险和使用气候变化相关材料》。
(十五)完成《加快推进我省零碳园区建设工作建议》提案编写。
(十六)完善《微藻固碳CCUS技术集成应用模式分析研究报告》。
九、风控与应急中心
(一)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管理工作
1. 推进完成《云南省城镇污水处理厂监督管理办法编制》项目以院自立项目形式进行立项,目前正在组织编制项目申报书。
2. 编制完成院智库专报“关于开展我省重点流域环境风险分类分级管理的建议”。
(二)污染源在线监测运维监督管理工作
1. 配合厅执法局编制《云南省土壤污染源头防空重点工作执法检查实战练兵工作方案》《杞麓湖重点流域联合执法实战练兵工作方案》和《星云湖重点流域联合执法实战练兵工作方案》,起草执法检查要点,开展前期准备阶段的资料和问题线索收集工作。
2. 在12月赴相关省份开展非现场监管执法工作调研的基础上,分别与调研省份非现场监管执法能力建设的技术支撑单位开展技术交流,反馈我省非现场监管执法实施目标和建设内容,邀请相关技术单位结合我省实际编制实施方案。配合厅执法局编制《云南省生态环境非现场监管执法能力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制定情况汇报》,并对相关技术单位编制的“方案”开展技术审核。
3. 为加强我省生态环境非现场执法监管,规范非现场执法行为,提升非现场执法监管效能,支撑执法局完成《云南省生态环境非现场执法指引(试行)》的编制,正在组织内部审查,拟定征求意见通知文件。
4. 组织对全省污染源和自动监测设备基础信息及电子台账填报质量开展清查,筹备全省反馈视频会议,推进污染源自动监控基础信息治理工作。继续组织污染源管理系统开发单位优化完善云南省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平台系统功能和电子督办模块。
(三)云南省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监管技术支撑工作
1. 按照省厅土壤处工作安排,项目组协助完成云南省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综合监管信息化平台迁移和24年12月新增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账号密码分配,推动重点监管单位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制度化和信息化。
2. 按照省厅土壤处和执法局要求,项目组配合起草《云南省壤污染源头防控生态环境执法大练兵“实战练兵”活动方案》,进一步压实重点监管单位土壤污染防治责任,保障区域土壤生态环境安全。
3. 组织土壤平台开发单位“全天候”支持重点监管单位数据填报和答疑工作,为土壤平台数据应用和完善提供技术支持。
(四)云南省强制性清洁生产管理技术支撑工作
1. 按照省厅科财处工作要求,项目组草拟《2025年云南省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工作要点》,上报科财处为谋划组织实施好2025年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工作。
2. 项目组继续整理112家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有关资料,完成《云南省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企业清洁生产水平分析报告》。
3. 按照院管理要求,项目组提交《园区整体推进清洁生产审核技术研究和示范》成果,为省厅和院清洁生产管理支撑提供技术保障。
(五)其它课题项目工作
1. 完成《云南沥青油料2024年土壤和地下水自行监测》成果验收工作,承担单位修改完善后提交项目成果。
2. 完成《云铜西南铜业老厂拆除活动方案》和《云铜西南铜业老厂拆除活动环境应急预案》,并按规定向业主提交项目成果,为企业上报备案提供条件。
3. 完成文山铝业土壤和地下水自行监测工作,指导承担单位做好监测数据分析应用,为土壤污染隐患排查提供支撑。
4. 按照合同要求完成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西南铜业分公司2025年1月份污染源自动监控的现场排查工作。
5. 完成阳宗海高砷泉枯季监测和地下水调查。
6. 开展中化云龙一堆一策报告编制。
十、固废中心
(一)配合2025年省对下项目-《磷石膏路基材料应用环境风评评估》进场铺路以及采样。
(二)开展国家典型大宗工业固体废物排查技术帮扶工作。
(三)补充《开远市石漠化区磷石膏“大掺量”资源化利用技术示范项目》审计材料。
(四)配合厅磷石膏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支撑起草“云南省磷石膏污染防治工作情况汇报”、“25年磷石膏项目落地情况”等一系列汇报材料。根据磷石膏专班近期进展编写部门磷石膏污染防治工作专班简报。
(五)确定《云南省湖库分类分级标准》采样点位;编制完成《云南省分散式生活垃圾热处理污染控制标准》立项建议书。
(六)开展《云南天安化工有限公司磷石膏源头无害化处理技术研究》检测系统验证试验;对接《云南天安化工有限公司磷石膏源头无害化处理技术研究》合同签订事宜;根据专家评审意见修改《祥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审计反馈问题工作方案》;对接《沧源金腊整改效果评估和重点企业周边土壤调查》项目;现场勘查核对《玉溪市峨山县千顿万人饮用水水源地化念水库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用地,开展初步设计工作。完成《玉溪市通海县杞麓湖基础研究与技术示范五年行动工作方案编制项目(一期)》项目的中“污染底泥调查评估报告(初稿)”和“内源污染治理五年行动方案(2025-2029年)(初稿)”的编制工作。
十一、湖泊中心
(一)完成《抚仙湖水环境问题诊断分析报告(2024年12月)》《滇池水环境问题诊断分析报告(2024年12月)》《洱海水环境问题诊断报告(1-12月)》《大理州1-12月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分析》编写,并上报。
(二)协助澄江环保局编写“关于提请省生态环境厅鼎力支持抚仙湖申报国家级美丽河湖示范项目的建议”
(三)根据《2024年洱海水质改善提升措施清单》,持续开展现场调研核查,结合前期工作基础,按要求形成月报上报,初步梳理2025年洱海水质改善提升措施清单,初拟11方面22个问题49条具体措施
(四)配合省厅对西洱河相关工程进行可行性分析。针对大理市西洱河(黑龙桥至一级坝)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实施必要及可行性研提有关意见。
(五)支撑省厅核算2024年洱海流域入湖污染负荷,并结合历史数据成果,形成《洱海入湖污染负荷时空分布特征》材料上报省政府。
(六)对洱海西岸大庄片区、罗时江(西湖)流域等开展现场调研,发现古城污水处理厂方向来水汇入莫残溪左沟;西湖污水处理厂附近污水井井盖被人为开启,水位较高,存在溢流及安全隐患;西湖湖心岛部分岸边居民户受工程施工影响出现地面开裂、雨水通道受损;村内仍存在生活污水未有效收集,垃圾收集不到位、畜禽散养污染等问题。
(七)支撑州环保局全州水质考核事宜,针对2024年11月大理州国控新民大桥断面、朵腊河底断面水质变差问题,配合开展现场调研及问题研判;针对2024年大理州大理市罗时江沙坪桥、弥渡县毗雄河出境、宾川县桑园河海稍水库3个断面年度评价不达标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及汇报材料编制。
(八)配合参与大理海东上和片区国土空间详细规划技术审查。参加《大理海东上和片区国土空间详细规划》方案汇报会暨专家评审会,从生态环保角度研提有关意见。
(九)协同地方赴南涧、巍山开展县级城市饮用水源地现场调研。对2024年全年洱海27条主要入湖河流主要污染物COD、TP入湖污染负荷及同比2023年同期波动情况进行核算总结。
(十)参加生态环境部和省厅组织的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项目申报培训视频会,学习有关要求,为后续配合地方有关工作奠定基础。
(十一)为来年汛期河渠降雨径流过程监测采样做前期准备,选取海西2条主要入湖沟渠,完成2台自动采样终端的安装,开展洱海流域汛期污染防治工程示范区现场调研,进一步了解相关工程进展、新增清水点情况。
(十二)协助省厅水处整理九湖水质变化原因分析;准备向生态环境部报送的杞麓湖、异龙湖情况报告,包括历史演变、基本情况及十二五以来的保护治理情况;
(十三)持续开展异龙湖驻点工作,与省资金督导帮扶专项小组一同开展2024年异龙湖脱劣攻坚项目省级补助资金督导帮扶工作;协助制定现场踏勘点位,全程随同现场调研,并参加异龙湖脱劣攻坚第10次座谈会和异龙湖2025年脱劣攻坚重点措施专题会
(十四)编写《星云湖水质专报》上报至省政府邱江秘书长,并获批示。
(十五)配合省厅二办,会同玉溪市、通海县相关单位开展座谈,拟定《2025年杞麓湖水质脱劣攻坚行动方案》(初稿)
(十六)定期开展杞麓湖一体化设施及藻水分离站、深井加压控藻工程、农村截污治污工程施工情况、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巡查及跟踪,督促脱劣攻坚工作按计划推进。
(十七)完成《红旗河入湖河道清污分流技术方案初稿》,为后续实施奠定技术基础; (二)财政支持生态文明政策。配合省财政厅资环处赴异龙湖、抚仙湖、星云湖、杞麓湖开展2023年高原湖泊保护治理省级奖补资金绩效评价核查工作,并进行现场反馈。
十二、经研中心
(一)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支撑资环处起草并修改完善2023年度高原湖泊保护治理省级奖补资金绩效评价工作情况(省财政厅)党组会上会报告及附件材料,整理完成各湖泊问题清单。
(二)财政支持生态文明政策。支撑资环处起草并修改完善2023年度高原湖泊保护治理省级奖补资金绩效评价工作情况(省财政厅)党组会上会报告及附件材料,整理完成各湖泊问题清单。
(三)项目管理技术支撑。持续完成生态环境领域资金项目工作专班安排的工作任务,对各类生态环境领域资金政策进行深入研究,落实中央预算内投资细化要求及项目前期要素保障要点,形成项目谋划手册初稿;持续优化“十五五”项目储备清单,健全预储备制度;持续支撑厅科财处开展2025年省级环保专项资金(省对下)项目申报、审核工作;续支撑厅科财处完成省级环保专项资金项目库信息管理系统升级。持续开展生态保护有关经济运行指标任务工作,调度全省2024年环保固投项目投资完成情况、新增项目情况,评估2024年生态环保投资任务完成情况,督促各州市加快投资完成年度任务。持续配合厅科财处完成绿色金融及省级EOD及等相关工作,支撑厅科财处开展EOD综合论证评估,新增上报巍山项目至生态环境部,新增腾冲、宁洱项目通过生态环境部评审推送至金融机构;对晋宁、元阳、勐腊等州(市)EOD项目开展技术帮扶指导。
(四)云南生态环保智库建设。1、开展云南重点培育新型智库综合评估工作;2、梳理2024年智库专报和简讯材料并归档,完成上一年度智库开放型课题归档任务;3、院内开展本年度智库撰写任务选题征集,力争二季度前完成院内任务下达;4、修改、刊发2024年四季度的智库简讯和形势分析报告;5、深入探索与新华社云南分社合作事宜。
十三、土壤中心
(一)完成《云南省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行动实施方案》二次征求意见稿、送审稿编制。
(二)配合迎接生态环境部土壤司钟斌副司长一行到我省开展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溯源和整治工作,参与红河州土壤环境基础点位现场调研和技术帮扶。
(三)持续开展中央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项目申报与实施技术服务支撑,编制项目申报与实施进展情况季报。
(四)起草2024年第4期的《云南省耕地重金属污染风险管控及安全利用专项方案》重点任务工作简报,更新5排查5整治工作开展情况表。
(五)推进云南省“十五五”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编制,总结全省“十四五”期间生态环境保护成效经验和存在问题。
(六)我院牵头制定的云南省地方标准《历史遗留冶炼渣堆原位风险管控效果评估技术指南》(DB53/T 1353-2025)获得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正式批准并发布。
(七)开展澜沧县等9个县(市、区)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成因排查、全省重点州市受污染耕地周边河道底泥重金属污染状况调查试点、会泽县农用地土壤农作物协同加密调查、澜沧县LC2024-60等5个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等项目;总结凝练《骆永明专家工作站》验收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