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基因可以影响一个国家的兴衰,一个物种可以左右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植物是地球生态系统的基础,生物多样性的核心部分,多种多样的植物孕育着多姿多彩的生物世界。据可靠数据,每年约有50000多种生物在地球上消失,很多生物在没有被人类认识以前就消失了。这对人类是一种悲哀和灾难!地球生态系统正遭受严重破环!保护生物多样性势在必行,因为“抢救植物就是拯救人类本身”!
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欧阳志勤深刻认识到这一点,自大学毕业以来一直从事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研究工作。特别是2005年以来,开展稀有植物云南金钱槭的保护研究,取得突出成果。主持开展的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稀有植物云南金钱槭的保护生物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02C0081M), 2006年2月22日以评价等级为“优”的成绩通过了云南省科学技术厅的验收(验字〔2006〕020号)。2007年4月至2008年12月,获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子项目“重要野生植物种质资源采集保存技术规范和标准研制及整合共享”(子项目编号:2005DKA21006)资助,开展“极危种(CR)——云南金钱槭回归引种试验示范研究”。2008年5月至2010年12月又争取到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BGCI)的资助,开展“珍稀濒危植物云南金钱槭、馨香玉兰和香木莲保护及回归引种试验示范研究”项目(项目编号:6206/R4331)。
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项目组取得了良好业绩:
一、发表研究论文11篇,其中有3篇被SCI收录,8篇收录于国内核心期刊。
二、回归引种试验示范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云南金钱槭(Dipteronia dyeriana)1296株、馨香玉兰(Magnolia odoratissima)560株和香木莲(Manglietia aromatica)160株。
三、发现国家Ⅰ级重点保护植物华盖木(Manglietiastrum sinicum)的新分布点和找到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入木兰科红色名录,为极度濒危的物种毛果木莲(Manglietia hebecarpa),并争取到了云南省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资助,开展“极小种群物种毛果木莲近地保护试验示范研究”,去年已在“云南屏边大围山”近地保护试验示范种植了毛果木莲500株和华盖木,同时,也在“昆明基地”开展了迁地保护工作。
四、先后在云南屏边大围山管理分局召开了珍稀濒危植物保护方面的座谈会、研讨会和验收会及毛果木莲近地保护启动会,邀请国内相关领域专家做专题报告。
五、制作了一些宣传材料,同时,还积极探索当地社区老百姓参与保护区管理工作的模式。
合作单位云南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屏边管理分局是第一次在云南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内开展国际合作项目,项目的开展不仅推动了当地保护区的管理工作,而且锻炼和培养了保护区的科技人员,为实现全球植物保护战略,推动中国植物保护战略成功实施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附录1:项目剪影
第一组:回归引种在云南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内的云南金钱槭。
 第二组:回归引种、近地和迁地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
 
第三组图片:开展的一些工作和活动。
 
附录2:保护概念
● 珍稀濒危植物
是一群接近灭绝的特殊物种,很多还是起源古老的孑遗植物,与人类关系密切、具有重要用途、数量十分稀少或极容易因对其直接利用和生态环境变化而处于受严重威胁状况的植物,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 极小种群
一是野外种群数量极少、极度濒危、随时有灭绝危险的野生物种;二是生境要求独特、生态幅狭窄的野生物种;三是潜在基因价值不清楚,其灭绝将引起基因流失、生物多样性降低、社会经济价值损失巨大的种群数量相对较小的野生物种。
我院重点开展研究的云南金钱槭已经列入“全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实施方案(2010-2015年),项目组开展研究的华盖木、馨香玉兰和毛果木莲都是属于极小种群物种,为中国云南特有物种。
● 就地保护
是指以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包括风景名胜区的方式,对有价值的自然生态系统和野生生物及其栖息地予以保护,以保持生态系统内生物的繁衍与进化,维持系统内的物质能量流动与生态过程。是生物多样性保护中最为有效的一项措施,是拯救生物多样性的必要手段。就地保护的对象,主要包括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动植物的天然集中分布区等。就地保护的主要方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或保护小区和保护点。
● 迁地保护
是指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把不安全或受威胁生境中的濒危物种或物种的一部分迁出原地,移入植物园、树木园、动物园、水族馆、濒危物种繁殖中心和种质资源库等,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挽救濒危物种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实现物种回归自然和种群人工恢复的基础和重要前提,同时也是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第一步。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可持续利用,也往往要由就地保护经过迁地保护才能实现。因此,迁地保护是与就地保护相辅相成的,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是唯一可行的选择。
● 近地保护
是一种新的保护理念,介于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之间,是在接近物种原生地、保护地边缘或生物走廊带内,在相同或相近的生境开展物种的迁地保护活动。目前是针对极小种群物种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措施,不等同于通常意义上的迁地保护。通过人工繁育,科学规范地开展珍稀濒危物种近地保护,不仅可以保存物种,还能使种群数量扩大。
● 回归引种(回归自然)
是将一种物种释放到它以前曾生存过,但现已灭绝或认为已经灭绝的地方并加以管理,即某一地域内原来有这一物种,后来因自然或者人为的原因这一物种在此地域灭绝,于是从其它地域引种回来使其继续生存。也是指把经过迁地的人工繁殖体,重新放回它们原来自然和半自然的生态系统,或是放回到适合它们生存的野外环境中去。
回归引种是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的桥梁,应该看作是综合保护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保护和增加生物多样性,为一个在全球范围内野生种群已经灭绝或在某一地区已经消失了的种或亚种建立野外的可维持的、自然繁衍的种群。


  友情链接

上海市   |   宁夏   |   青海   |   新疆   |   甘肃   |   贵州   |   云南   |   陕西   |   湖南   |   广西   |   广东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吉林   |   黑龙江   |   江苏   |   浙江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河北   |   天津   |   北京
云南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广东   |   浙江   |   山东   |   湖南   |   湖北   |   福建


ICP备案号:滇ICP备19009967号     |
©2024 云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版权所有     |
主办单位:云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气象路王家坝23号    |
邮箱:office@yraes.org.cn    |
电话:0871-64142163    |
邮编:650034
技术支持:云南亚萨科技有限公司    |

返回顶部